别着急,坐和放宽
问题: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逻辑 bug:USART1 和 USART3 的 DMA 接收功能,在刚上电时无效,必须手动按一下复位键后才能正常工作。
分析:这是“DMA+空闲中断”方案中一个典型的“竞态条件” (Race Condition) 问题。原因如下:
解决方案:在启动 DMA 接收、使能空闲中断之前,强制清除一次 USART 的空闲标志位。代码实现为:
__HAL_UART_CLEAR_IDLEFLAG(&huartX); // 清除标志
HAL_UARTEx_ReceiveToIdle_DMA(&huartX, ...); // 启动DMA接收
问题分析:即使加入了清除标志位的代码,放在 Init
函数里效果依然不理想。其深层原因是:
main
函数中,MX_USART1_UART_Init
执行完后,程序继续执行了其他外设的初始化 (MX_I2C2_Init
, MX_USART3_UART_Init
等)。在一个不稳定的、动态的初始化序列中途,提前启动一个需要持续运行的后台任务(如 UART DMA),很容易被后续其他外设的初始化动作(如重设 DMA 通道、改变时钟、修改中断优先级等)所干扰,导致失败。
MX_..._Init()
函数“净化”,移除所有业务启动相关的代码 (如 HAL_UARTEx_ReceiveToIdle_DMA
),让它只负责纯粹的硬件参数配置。main
函数的 /* USER CODE BEGIN 2 */
区域。更新:要在两个串口外设初始化之前加一句 HAL_Delay(500);
延迟函数,否则USART3的DMA接收也可能失效.
MX_..._Init
函数只做一件事——根据 CubeMX 的设置配置好硬件寄存器,让硬件处于“待命”状态。main
函数中,等待所有硬件配置完成后,再按业务逻辑顺序启动它们(比如开启 DMA、启动定时器 PWM 等)。遵循第2点原则,可以避免 90% 以上难以排查的嵌入式系统初始化问题,也是代码走向专业和稳健的必经之路。